水生腐殖酸研究的新进展
天然水体中的腐殖酸类物质是微量污染物的重要载体,也是供水系统中生成致突变化合物的主要母体物质。北京大学
在腐殖酸环境特性表征、腐殖酸异质性定量描述、腐殖酸与金属相互作用测定与模型,以及腐殖酸在氯化过程中的卤代活性等方面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成果包括:运用迁移动力学原理成功地解释了阳极溶出极谱法测定络合容量结果有系统误差的根本原因,建立了测定络合容量的“外推零富集时间阳极溶出法”;其论文被国外学者认为“解决了我们在络合容量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为对其进一步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在腐殖酸与金属相互作用研究中率先提出综合多配位体和亲和谱两类模型优点的“定络合常数模型”;建立了用串联柱与峰加宽效应校正相结合测定腐殖酸分子量分布的新方法,首次获得腐殖酸分子量分布图,而不是传统的凝胶色谱图;成功地将多元分析方法用于腐殖酸特性谱图的特征表述,为探讨其地理差异提供了定量手段;用形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腐殖酸对铜生物毒性的影响,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将形态分析方法与氯化实验相结合,查明了天然水氯化过程中生成卤代烃的主要母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