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6
近年来,常州市通过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有效改造传统产业以及推进高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手段,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常州市确立了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及制药医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导向,通过加大有效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三倍增。
五大高新技术产业既是常州目前的产业支柱,也是未来常州市大力扶持和发展的重点。2008年,全市五大产业整体呈现增速快、效益优、质量高的发展格局,规模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现价产值29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2%;实现销售收入29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57.5%。
五大产业中,装备制造业是常州国民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2%,总量位居江苏省第一。但目前常州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据调查,常州企业有近六成的核心技术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企业自主创新只占到总体技术来源的四成不到。大多数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没有建立起具备创新支撑能力的技术中心,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现在还只是“粗加工基地”。
常州装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常州市装备制造业虽具有较强的加工能力,但产品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常州企业有近六成的核心技术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企业自主创新只占到总体技术来源的四成不到。大多数中小型装备制造业企业没有建立起较强的技术中心,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现在还只是“粗加工基地”。
2008年经济危机对常州装备制造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危机一般也会催生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要实现由“粗加工基地”向“制造基地”的转变,由“常州制造”向“常州创造”转变,关键是增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掌握虚拟样机、精密加工、机器人应用、智能自动化等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从简单的零部件加工、单机制造发展为成套装备制造和供应。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从外部获得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撑。以下从常州市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的重点共性、代表性技术需求项目两方面阐述常州市制造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