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挖技术展望
非开挖技术展望
1、高架线路入地为非开挖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由于架空线路在用地、景观、环境方面的问题,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策略是在四环路以内地区不再新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城市重点建设地区(例如CBD、中关村地区、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对城市景观要求高的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等,高压输电线路也将敷设于地下。中心城内不再敷设新的电信、有线电视架空线,现有架空线逐步改造入地。电网方面:2002年北京电网500kv输电线路总长度796km,220kV架空线路1813km,其中电缆线路63km;110kV架空线路2233km,电缆线路332km。通信方面:除北京市通信公司拥有比较完善的通信管道网络外,其他公司极度缺乏地下管道资源。到2002年底,北京市通信公司市区现有管道共计4445.59沟公里,76217.18孔公里。至2002年底,城市有线电视系统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了光缆线路约5620缆公里,仅有极少数光缆敷设在管道中,其余均架设在供电杆路上。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管道起步较晚,为了发展有线电视网络,采取了架空敷设的方式,地下管道很少。以后也要逐步入地。
2、现有管道的维护与修复工作量大。
截止到2002年,北京市区自来水管网近5880km。2000年,北京市区雨水排水管道总长度已达到2455km,其中雨水管道长度1342.7km,合流管道长度1112km。截至2000年,北京市区共建有污水管线1691km。至2002年底,北京市内天然气管道总长5743km,液化石油气管道176km。按照管道寿命为50年计算,这些都将陆续成为管道修复与更换市场。
3、地下物流规划为非开挖技术提供了尝试机会。
为了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电子商务物流问题、及提高北京城市防灾难力,正在具体规划地下物流体系,除了地下铁道、地下公路的渠道之外,非开挖管道物流体系具有如下优点:(1)独立的运输环境,安全性、稳定性好;(2)自动化程度高;(3)运载工具使用清洁能源,无污染,同时避免了噪声污染(4)是解决21世纪电子商务物流瓶颈的良方。北京市2000年的货运总量约为3亿t,其中公路承担约占91.2%,铁路约占8.5%,其他运输方式所占比例约为0.3%。市区内部的货运量按50%计算,无论是分担货运总量的还是公路货运量的30%,其数量都可将达到近0.5亿t。据估算,在北京一年堵车大概造成60亿元损失,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更是无法以金钱进行衡量。在北京规划建设地下物流系统,将大大减少城区内货运卡车数量,从而为缓解北京交通拥堵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北京未来地下物流体系的规划原则为:(1)与北京环状的城市交通结构相协调;(2)优先利用道路下地下空间;(3)规划深度在地下15~40m之间;(4)节点要充分考虑商业中心、物流中心的分布。
北京近期可能兴建的物流体系为:(1)专用线:内容明确、目的明确的输送线路,如:物流配送中心到终端(例如大型超市、工厂等);邮件及小型包裹到终端;物流中心到次一级物流中心。(2)网络体系。如:地下垃圾真空运输系统、地下邮政运输网络、地下邮政系统等。
地下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筹划修建地下公路的方法实现地下物流,欧盟曾在5年前就资助了基于非开挖微型隧道的地下物流解决方案的试验研究。北京的各方非开挖技术人员应协同努力,争取早日将地下物流的非开挖解决方案立项,开展理论与试验工作,针对其中的技术难题开展攻关。
4、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势在必行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规划以旧城为核心,在四环路以内,建设用地面积约324km2的北京市综合管沟,近期规划为两环三横三竖一撇的干线,远期在四环路与五环路之间的道路上再规划一条环状综合管沟干线。应加强用非开挖的微型隧道技术施工地下管廊的可行性研究。
地下综合管廊,也称地下综合管沟、共同沟,即把市政管线中的电力、电信、燃气、供水、中水,排水、热力等管线中两种以上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同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控制系统,是一种城镇综合管线工程。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沟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将地下综合管沟敷设于:(1)交通量特别大的城市主干道之下;(2)城市相对独立的新建地区下;(3)旧城区现状市政条件基础差且不能展宽的道路下;(4)随地铁和人防建设同时修建;(5)一些不能挖掘路面的特定地区下。
北京市地下综合管沟的规划为:以旧城为核心,建设两环三横三竖一撇地下管廊干线。远期在四环路与五环路之间的道路上再规划一条环状综合管沟干线。由于微型隧道施工的口径比较适合,北京地下的地质条件又较好,尽早立项研究用非开挖法构筑地下综合管廊的可行性。况且,地下管廓系统与地下物流系统,对于非开挖施工来讲有相似之处,有一箭双雕之妙,故应着力加强适合北京城市发展的微型隧道技术的设备、机具配套研发,及工艺规范、质量保证技术措施的探索。
5、局部接入的短距离穿越市场仍然存在。
由于地下管廊的初期投入费用要求高,所以地下管廊的建设速度和密度在“十一五”时期不会太大,此时非开挖定向穿越的工作量不会减少,从管廊接口到住宅区的入户短距离穿越还会有所增加。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