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农业标准化工作驶上现代化农业发展快车道
为特色板块经济添亮色
武汉市农业标准化工作驶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快车道
本报记者陈铁
革命老区武汉新洲区徐古镇,生长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双孢蘑菇。自从实行了标准化栽培以后,双孢蘑菇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如今,徐古镇成了“全国双孢蘑菇之乡”和“国家级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
与徐古蘑菇一样,洪山菜薹、蔡甸莲藕、法泗大米、舒安藠头、黄陂芦笋、新农牛肉、涨渡湖黄颡鱼、梁子湖大河蟹等10多种农副特产,均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武汉市的一批稳产高效的特色板块经济。近几年,武汉市质监、农业等部门,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他们结合蔬菜、畜牧、水产等地方特产,累计制定农业地方标准401项,创建国家和省市级示范区42个。
在连年开展的“送标准下乡”活动中,武汉市质监部门按照“一品一册”的办法,印发了通俗易懂的《农业标准化知识100问》,农民们形象地称之为“明白纸”。农业部门派出技术专家,分类对口指导示范区的建设和生产。仅去年,武汉市在建的17个示范区,就举办农业标准化宣贯培训140余期,培训3万人次,使示范区农户的受培率达到80%以上。
据统计,现在武汉市的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比过去平均下降30%至70%。其中,江夏区的螃蟹养殖示范区推行标准化生态养殖后,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II类水质标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湖泊野外培训基地”。
截至目前,武汉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省级名牌农产品42个,还取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共685个。这些数据表明,武汉市农业标准化工作进入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