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输送流水线设备卡仕助动民营经济发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嵊州市走出了一条"以卫星车间助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子。通过"卫星车间"的发展,嵊州市积极利用土地和人力资源,开展厂房设备升级换代,进行机械化提升,扩大流水线规模效益;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创新销售管理模式;实现了产量的爆发式增长,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在城乡之间、企业和农民之间,有效地建立起了一种运行有序的合作加工体系。

    农民创业的孵化器

    在嵊州市甘霖镇殿前村70多亩大的土地上,整齐排列着四排厂房,厂房内1200多台织机终日忙碌着,带动了殿前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不是哪一家大型丝织厂,而是由殿前村几百户家庭作坊集中而成的丝织集聚区。嵊州市甘霖镇殿前村丝织集聚区是嵊州市最早的一个个私经济集聚区,在这个个私经济集聚区内,有着众多的"卫星车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脑筋灵活的殿前农民在闯荡的过程中发现,织机是个不错的行当,纷纷购买回家生产。几年下来,殿前村出现了一片"户户机杼声,家家织布忙"的繁忙场景。和所有的家庭作坊式工业一样,随着机器的增加,问题也随之而来,机器噪音不仅给自家生活带来烦恼,也影响了邻居的正常生活;销售对于没有太多市场经验的村民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为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嵊州市的领导经过一番调研,开始着手个私经济集聚区建设。"当时的想法是,要构建起市一级的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和村级个私经济集聚区三级平台,促进工业发展。"嵊州市民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曹俊明告诉记者,决策成型后,嵊州市专门出台多项鼓励政策。目前,大大小小300多个个私经济集聚区以及集聚区内的2万多个"卫星车间"为嵊州创造了40多亿元的年加工产值,成为民营企业的摇篮和孵化器。

    破解"用工荒"和"用地荒"

    近年来,嵊州市民营企业订单需求急剧扩大与人力、土地资源持续缩水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在扩大生产过程中不断遭遇"用工荒"和"土地荒"。对此,嵊州市工商局组织发动农村农户主动接受产业辐射、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以"卫星车间"为主要形式的家庭工业,尽快实现增收致富。

    嵊州市工商局采取"五动"举措,提出"卫星车间"加工策略,积极引导企业将技术设备要求不高、占地面积大的初级加工外移到农村,采用专人收货制度进行定点外包加工。这一做法的实施,为有效破解企业"双荒",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地方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调查,到目前,该市已建立各类"卫星车间"24500多个,利用家庭用房面积310多万平方米,从事加工就业65000多人,年加工劳务收入达6亿多元。

    位于嵊州黄泽镇的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原来产品中的螺丝螺母都是从外地进货,现在有40多个"卫星车间"专门加工这些产品。工商部门在调查座谈的基础上,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帮助主要产业延长产业链,增设"卫星车间",提供另配件的辅助加工,不仅为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的配件需求带来方便,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就业,集聚了当地产业。
  东莞市卡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流水线设计、流水线生产、流水线销售、流水线服务于一体的生产厂家,专业生产流水线,生产线,组装线,输送线生产优质的皮带线以及皮带流水线等设备。电话:13642800828 皮先生,欢迎来电咨询。
  谋求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发展工业经济、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地方税收以及为发达的块状经济输送更多企业。"在概括"卫星车间"的作用时,曹俊明用一句话来总结。

    近几年,嵊州市政府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资金,由工商部门负责在全市规划建设以"卫星车间"为主体的个私集聚区,以此为平台,形成"卫星车间"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松散走向联合、由纯手工走向高科技的集聚集约发展态势。工商部门还提请当地市政府出台奖励补贴政策,凡农户发展"卫星车间"的个私企业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每新增一家奖励1000元。在嵊州市内外组织"卫星车间"加工推介会的单位和设立"卫星车间"加工窗口并持有营业执照的经纪人,分别给予1万元的补助。

    据嵊州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嵊州市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走过多个年头,积累了不少经验,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卫星车间,来引导和规范创业企业,开辟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创业之路和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