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提出“居住安全”新概念
发布时间:2011-6-24 来源:法制晚报
食品安全,持续高热,按下葫芦浮起瓢,总有后来者。今年前五个月,持续排名第一,估计有望争夺年度总冠军。
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音乐圈名人高晓松有幸成为形象代言人。药家鑫案,高晓松曾有高调言论,不想很快自己也折在马路上,令人唏嘘。不过,高晓松就是高晓松,从被拘到庭审,没有一点唧唧歪歪,干巴利落脆认罪,不失时机以身说法,够爷们儿。
新华社评论说:食品安全监管应借鉴“酒驾”。都是安全问题,自然会有相通之处。
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2日说:中国政府发动了被国家媒体称为针对问题食品展开的“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斗争”,包括对导致人员死亡的食品安全犯罪分子强制执行死刑。这是旁观者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很可能要被迫与添加有害物质的食品抗争多年”。
的确,“瘦肉精”风波刚过,“塑化剂”又弄得海峡两岸都不安生。国家药监局6月11日又发出通知,在广东、浙江4家企业8个样品中检出“塑化剂”,这在内地是首次。
每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最找挨骂的就是一些“专家”,总会说一些“少量食用不会影响身体”之类的话。这道理老百姓谁不懂?剧毒农药敌敌畏您就是喝上一两滴也不用去医院洗胃,人体没那么脆弱。
不过我坚持,食品安全不是恶化,而是正在好转。过去我们不知道,并不意味着问题少。比如过去打过农药的苹果,果农经常摘下来用手抹抹就吃。而现在媒体经常报道,毒大蒜什么的菜农自己不会吃——这至少也证明认知层面社会在进步。
再比如“塑化剂”,媒体大规模曝光之前,恐怕全世界也没多少人知道它以及它的危害。
食品安全,毕竟是场持久战。首先需要认知,然后课以重典。正如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日前之表示:只有严厉执法,才能遏制食品安全事件高发频发态势,给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以保障。
“保障房”话题似乎没有食品安全、醉驾入刑那么抢眼,但我想,应该有个“居住安全”的新概念了。这个“居住安全”,不是房屋质量什么的,而是安居乐业的“居”。虽然现行的商品房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忧患意识自然会越来越强。
70年,对于一个人差不多是一生,而对于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国家而言,绝对“是弹指一挥间”。70年产权,您真的认为那是“产权”吗?“保障房”或许能保障将来的“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