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鼓起阳高农民腰包

“古城的油桃龙泉的菜、王官屯的杏脯真不赖;北徐屯的猪、黄彦沟的羊、绿苑的露露就是香……”这一段顺口溜是阳高县发展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阳高县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注册商标创品牌、特色农业打品牌、设施农业上品牌,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品牌管理,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农业效应日益凸显,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注册商标创品牌
    近年来,阳高县通过注册品牌商标,在全县形成了村村讲品牌、户户重效益的局面。该县按照“抓好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大抓当地农业品牌商标注册工作。该县有数百年的杏树栽植历史。由杏加工成的杏脯,形状整齐,色泽金黄透明,肉质厚而柔软,酸甜可口,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由于杏脯没有商标,销路不畅,效益很低。对此,该县工商局及时与杏脯加工户进行沟通,主动帮农民向上级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 “王官屯”杏脯商标,并在商标使用、包装上进行了指导。自从有了商标,当地的杏脯就不愁卖了,杏脯由小山村走进太原、北京、香港等城市的大超市。近年来,市场又扩大到东南亚、日本,在日本被誉为“名贵小食品”。杏脯价格也从原来每公斤6元,提高到现在每公斤20多元。仅此一项,当地杏农可增收700余万元。同时,该县抓住杏产品量大这一实际,引资1.57亿元上马了绿苑饮品,注册了“杏韵”商标,可生产10多种饮料,如今,这一品牌成为全省著名品牌,产品销往华北80多个县市。
    特色农业打品牌
    如何走出传统农业的老路子,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阳高县按照让“好”的多起来,让“多”的好起来,把“缺”的补上来的原则,发展“一村一品”模式,选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人奇我特的特色资源。阳高县王官屯镇重兴镇村开发和培育了品牌南瓜、西葫芦、架豆等种植品种。其中种植日本黑南瓜300亩、架豆300亩,特色种植共26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仅特色农业一项,人均收入1500元。橘红的红姑娘是该村特色“百花园”中的园中之王,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尤其可以清凉去火。当地的红姑娘大都卖到了内蒙古集宁、呼和浩特市等地的大型药厂。村民王福去年种植了3亩红姑娘,亩产达1000公斤,亩收入4000多元。长城乡黄彦沟村境内山多坡多,牧草资源丰富,发展养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彦沟羊肉肉质好、味美,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抓住这一优势,该县注册了“黄彦沟”品牌,着力做大做强养羊业,目前,年可为市场提供肉羊1.35万只,为农民创收400多万元。
    设施农业上品牌
    “卖数量”不如“卖品牌”,品种之“箭”搭上质量之“弓”,可射下了效益之“果”。近年来,阳高县就是本着这种思路,通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确保农产品上品牌。他们选择在不同的地区确定不同的建设规模,发展不同的品牌产业。该县北徐屯乡夏家场村适宜种植移动大棚,有关部门通过外出学习,帮助该村农民掌握了移动大棚的种植技术。2007年该村建起了68栋移动大棚,大棚主要以种植“绿丰”牌青椒、“西班牙”西红柿、“绿源”牌刀豆为主,每栋大棚年收入1.5万元。去年,他们又发展移动大棚182栋,移动大棚成了该村农民的聚宝盆。该县古城镇地处丘陵地区,农业条件比较差,镇里了解到辽宁省铁岭市的油桃适宜当地种植的信息后,便进行示范种植,并注册了古城油桃这一商标,到目前,全镇共发展油桃大棚110栋。古城镇古城村农民郝政兵高兴地对笔者说,品牌农业就是好,去年我种植了两栋油桃大棚,一棚就收入1万块,是种植玉米的10多倍,是品牌农业鼓起了俺们农民的钱袋子。  

相关标签: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