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用人脱节 无锡专线物流高素质人才“粥多僧少”

    9月22日,在成都举行的“2011年中国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发展对话”中,来自全国职业学校的代表和物流产业的代表面对面,共同分享专家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和物流产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并围绕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交流研讨。

现状:人才缺口大,培养任务重

  全社会物流需求高速增长,物流业的发展决定了需要大量人才。截至目前,全国有410所大学、824所高职院校和2000多所中职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生突破100万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任豪祥透露,目前高职高专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3.4%,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为97.03%,是就业状况最好的专业之一。“从行业人才需求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流行业领域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员约130万人,其中85%是一线操作技能岗位,而目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毕业人数约为40万人,远远无法满足物流一线技能人才需求。”

  当前,我省物流行业进入了一个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与物流产业大发展的形势相比,我省现代物流职业教育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同样面临着艰巨任务。

困难:育人用人脱节,校企合作不深入

  目前物流业专业人才缺乏,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这让顺丰速运集团组织发展总监陈义佳很着急。“物流快递企业需要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并具备一定技能的物流操作人才,还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心理学等基本知识。”

  对于我国物流行业高素质人才 “粥多僧少”的现状,任豪祥直指诟病,“一方面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育人和用人脱节的矛盾,都是校企合作不深入、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罗雁君,对于物流专业在校外企业实习遭遇的种种尴尬深有体会。“有些企业找不到临时工,正好学校学生又需要在校外实习,于是拉来发传单、打电话、搬运货物,做的都是与实训项目无关的工作。企业为了防止商业机密外泄,在接受学生实训时,几乎不让学生接触实质性的东西,学生实习也是蜻蜓点水,根本学不到真本事。”

  “物流职教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企业的老总们不能认为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教育部门的事,这样只能造成育人和用人的脱节。”任豪祥强调,推动校企合作不能“一头热”,企业要参与其中。

建议: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引企入校

  如何加强校企对话,推进校企合作?参会职业院校代表纷纷建言献策。

  作为广西开设物流专业最早的高职院校,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52家企事业单位达成一致,成立了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学院与18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与企业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校企合作管理体制。院长温宗胤说:“有了这个平台,校企合作不再是纸上谈兵。”

  “这个平台需要政府、行业制定相应的政策,考虑到企业和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真正的发展需求,尽量平衡双方的利害关系,如此支持才能建立。”河北经济管理学校物流系主任苏国锦说。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中,把师资放在重要位置。如何打造一支“双师型”队伍,校长廖德斌认为企业应该发挥作用。“我们希望依托集团内的企业单位,让教师定期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和专业实作能力。”

  “推动"引企入校"、"工学结合"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物流师谈艳俐说,“关键是落实,中职学校要改革教学模式,坚持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服务好企业的办学方针,加强学校、企业间的沟通合作,畅通人才供求信息,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相关部门的支持。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