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的规划和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管

    牛场的规划和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整齐、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基建投资,经济耐用,有利于生产管理和便于防疫、安全为目标

基本结构:
1.地基与墙体 基深8-100厘米,砖墙厚24厘米,双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牛舍内墙的下部没墙围,防止水气渗入墙体,提高墙的坚固性、保温性。
2.门窗 门高2.1-2.2米,宽2--2.5米。门一般设成双开门,也可设上下翻卷门。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米,宽1.5米,窗台高距地面1.2米为宜。
3.场地面积 肉牛生产,牛场管理,职工生活及其他附属建筑等需要一定场地、空间。牛场大小可根据每头牛所需面积、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出来。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积为场地总面积的15%一20%。由于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不同,每头牛占用的牛舍面积也不一样。肥育牛每头所需面积为1.6-4.6平方米通栏肥育牛舍有垫草的每头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栏的每头牛占1.6--2.O平方米。
4.屋顶 最常用的是双坡式屋顶。这种形式的屋顶可适用于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种规模的各类牛群。这种屋顶既经济,保温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5.牛床和饲槽 肉牛场多为群饲通槽喂养。牛床一般要求是长1.6-1.8米,宽1.0-1.2米。牛床坡度为1.5%,牛槽端位置高。饲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一O.8米,底宽0.35-0.40米,呈弧形,楕内缘高0.35米(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0.8米(靠走道一侧)。为操作简便,节约劳力,应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为好。即槽外缘和通道在一个水平面上。
6.通道和粪尿沟 对头式饲养的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1.8米。通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米,深0.15一O.3米,倾斜度1:50-1:100。
  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有周密考虑、统盘安排和比较长远的规划,必须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以及今后的需要。所选场址,要有发展的余地。
  (1)肉牛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之间式(以沙质土为好),地下水位较低,具有缓坡的北高南低、总体平坦地方。低洼下湿、山顶风口处不宜修建牛舍。牛场建设见下图:

牛场各区依地势、风向配置示意图
  (2)牛场位置应选择在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递交进,交通发达,供水供电方便的地方。

   (3)离主要交通要道、村镇、工厂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意外。还要避开对养殖场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矿企业。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要求,周围物传染源。

   (4)要有充分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保证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水质良好,不含毒物,确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5)不占或少占耕地。

牛场的规划和布局应本着因地制宜和科学管理的原则,以整齐、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基建投资,经济耐用,有利于生产管理和便于防疫、安全为目标。

   (一)牛场场区的规划 一般牛场按功能分为3个区,即生产区、管理区、职工生活区。分区规划首先从人畜保健的角度出发,使区间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环境卫生防疫条件,来合理安排各区位置,考虑地势和主风方向进行合理分区,  
   1.职工生活区 职工生活区(包括居民点),应在全场上风和地势较高的地段,依次为生产管理区、饲养生产区。这样配置使牛场产生的不良气味、噪音、粪便和污水,不致因风向与地表径流而污染居民生活环境,以及人畜共患疫病的相互影响。同时也为防止无关人员乱串而影响防疫。

   2.管理区 牛场的经营活动与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在规划时这个区的位置,应有效利用原有的道路和输电线路,充分考虑饲料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产品的销售等。在牛场,奶、肉制品加工制作将成为牛场经营的组成部分,应独立组成加工生产区。不应设在饲料生产区内。产供销的运输与社会联系频繁,为防止疫病传播,故场外运输车辆(包括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去。汽车库应设在管理区。除饲料以外,其他仓库也应设在管理区。管理区与生产区应加以隔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得进入生产区,故此应通过规划布局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加以保证。

   3.饲养生产区 饲养生产区是牛场的核心,对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应给予全面细致的考虑。牛场经营如果是单一或专业化生产,对饲料、牛舍以及附属设施也就比较单一。在饲养过程,应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对奶牛、肉牛进行合群、分舍饲养,并按群设运动场。饲料的供应、贮存、加工调制是牛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有关的建筑物,其位置的确定,必须同时兼顾饲料由场外运入,在运到牛舍进行分发这两个环节。与饲料运输有关的建筑物,原则上应规划在地势较高处,并应保证防疫卫生安全。


上一条   下一条